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文章正文
- 唱响四季“农家乐” 助推休闲旅游业
- 发布时间: 2014/7/10 点击次数:1454
-
“农家乐”顾名思义就是游客在农家休闲,身心放松而欢快;农家因游客光临,得到收进而喜乐。两相互悦,名实所回。近年来,我市“农家乐”悄然升温。笔者通过对浙西、浙北的考察调研,深感“农家乐”好,也适合我市,但搞好很不轻易。因此引发了以下若干思考。
一、找准题目明发展
发展“农家乐”首先要从其定义和目的出发,破解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题目。“农家乐”是指农民利用自己的房屋、庭院或依法流转所得的土地,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以吃、住、游(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农业休闲经济模式。因此其发展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农民在不离乡村,不弃土地的情况下,利用自身和环境的上风来挣钱致富。我省现有的“农家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衢州柯城区七里乡、武义熟溪街道抱弄口村等为代表,由几户农户发起,利用本村本乡的地理环境或“借光”相邻的旅游景点,承接沪、苏、杭等休闲人群,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游,进而带动全村或全乡共同经营(老板、厨师、服务员都是当地农民),形成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是以社会各界人士的工商资本投进为主,在乡村田野,以租地形式,建园造景。或“借光”各类特色农业园区(基地),以吃农家菜、特色菜和游艺(垂钓、划船、棋牌、射箭、烧烤、漂流、采摘)等活动为内容。其投资规模十万元、百万元以至千万元不等。这种形式在我市较为普遍。
目前,我市“农家乐”存在的困难和题目有:
(1)定位不准,理解偏差。往往脱离新农村建设,而将老板(工商资本)+包厢+家常菜等同于“农家乐”,搞几个点引进投资,开张了事。这些挂“农家乐”名号的,充其量大多是“农家菜馆”、“路边小吃店”、“××会馆”、“××庄园”。投资几十万元以上的,能在三五年内收回本钱并有盈利者几乎没有,而且在土地(林地)租赁,与当地村民关系处理等方面都存在隐患。(2)农民经营者创业艰难,盈利未几。即使依靠景区效应,也多以季节性为主,四季客源不足。除天台街头九遮山村等为数未几者外,真正以休闲为目的长住客更少。(3)思路雷同,模式单一。对农业资源开发不够,产业带动性不强,游客参与性弱,重游率低,综合效益不高。从外形的结构布局、装饰风格,到内容上的菜肴品种、游乐项目等大多因袭模仿,缺乏个性,没有品牌。打副牌、吃餐饭、喝口茶、钓条鱼、游回泳,几乎就包括了全部内容。甚至连观光、采摘等较低层次的农事活动也未几见,至于乡村文化的内涵更是难以体现。(4)生态环境意识淡薄,盲目开发,弄巧成拙。天蓝、山清、水碧的怡人环境和袅袅炊烟、鸟叫蛙叫、鸡啼犬吠的原生态“农家乐”,本是吸引城市人群的主要原因。但部分投资经营者却好心办坏事,千方百计复制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无缝接轨:拆农舍、建会馆,毁古道、浇水泥,平菜园、变广场,砍老树、垒假石,填溪流、栽花草,变曲径通幽为整洁划一,化雕梁画栋为钢筋水泥……一些农户也任意开发,随便丢弃生活垃圾。这一切,均使农村原有的山体、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5)个别政府职能部分因循守旧,扶持乏力,服务缺位。“农家乐”是一种新生事物,集吃、住、游于一体,兼业性强,存在食品卫生、人物安全等隐忧,涉及工商、卫生、财税、环保、国土、农办、农业、林特、水利、旅游、建设、文化、公安等诸多部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职能部分套用条规,理由十足;开方便门,少有办法。导致我市目前尚未形成扶持、发展和规范“农家乐”的有效机制和操纵细则,大部分“农家乐”的发展缺乏具体指导、优质服务。
二、解放思想谋发展
对“农家乐”而言,当前涉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新机遇。一方面国际经济每况愈下,国内产业经济增速下滑。国家出台多项重大政策,全力拉内需,促消费,保民生。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分出台“国民休闲计划”,其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倍增计划。一些省市发放消费券,赠予旅游礼包,大力推广休闲旅游。加上公务支出的压缩,个人消费亦更重实际,更讲实惠。而农业是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农村是扩内需的****潜力http://www.siam.com.cn,农民是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因此“农家乐”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新生活消费的****目标,正是促进农民增收、拓展农村消费、助推现代农业的崭新载体。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网网沟通(道路、水电、通讯)、河道疏通、土地整理、围涂养殖、现代农业推广,整治村、示范村、园林村、生态村的创建等。还有学校布局调整后空出的校园校舍,移民或下山致富腾出的宅院。加上农民信箱、远程电教、文化下乡、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农村人居环境向好,农民幸福指数攀高。随着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村劳动力相对充裕,结构也有所改善。尤其是带着城市现代气味和各种谋生技艺的返乡农民工,素质相对进步。这一切给“农家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农家乐”很轻易化危为机,自然而然成为农户在家就业,返乡农民工重新上岗,发家致富的一个优先选择;成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新产业结构模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的新平台。
当前,捉住机遇谋发展的关键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农家乐”着眼于农民得利、农村受益,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新生事物。它的操纵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可依据,执行的主要是政策。而领导干部往往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决定了“农家乐”的兴盛高度。如土地题目。如何在依法治理的条件下,因地制宜解决“农家乐”的辅助设施用地。又如“农家乐”审批的相关证照用度不少,前置条件较多,办理手续复杂。如何从其经营主体和低本薄利实际考虑减免和简便。再如农民经营户的资金借贷等。假如我们的领导干部墨守陈规,职能部分各执一词,就算农民有积极性,也束手无策。换言之,“农家乐”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各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另外,“农家乐”的主体是农民。由于“小富即安”、“小钱不赚,大钱难赚”的观念长期影响,很多农民十分讲究眼见为实,就是在家里闲着,晒太阳,搓麻将,也是得过且过,明日复明日;也有一些农民以为当地没有名山大川、著名景点,发展“农家乐”,先天不足;青壮劳力外出较多,老弱病残办不成事;即使有人跃跃欲试,也担心没有客源,亏了老本。换言之,假如农民没有积极性,“农家乐”就缺乏内动力,任凭外因推动,也无济于事。总之,我市“农家乐”尚没有形成超出区域影响,产生风从影随示范效应的原因在于干部和农户两方面。因此,以观摩学习促进观念转变,由典型示范带动规范发展,是发展“农家乐”确当务之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身体力行。职能部分要换位思考,先发展、后规范,多促进、少限制,多服务、少收费。农民经营户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创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市形成农***体、市场引导、政府扶持、消费拉动、政策保障、多方参与的“农家乐”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创新机制促发展
政策和策略是成就事业的助推器。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农家乐”尚没有对号进座的条文。因此,在不违法的大条件下,要敢于创新机制,以政策来为“农家乐”护航,以便宜行事来为“农家乐”开路。
首先是理顺体制。在组织架构上,市成立领导小组,镇成立服务中心,村成立协会,均由热心和熟悉此项工作的同道专门负责。在治理上对应采取不同模式。一种是依托新农村建设的“农家乐”,以农办为主,优点是可以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另一种是依托风景区的“农家乐”,以旅游局为主,优点是有利于行业规范治理和市场开发。这两种模式均可在科学规划的大框架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编制计划,各出典型示范,比学赶超。
其次是制定政策。要重点扶持以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的户和村。发展初期先培育点(户),以起示范作用。并可以酌情补助每户1000元——5000元,免费进行上岗职员的技术培训。待其有带动效应后,再发展片(村)。发展中实行以奖代补。发展成熟了,加强规范。对“农家乐”特色村的公共卫生、道路沟渠、安全治理、信息服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另外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在用地政策上,要依法区别对待,尽量给予政策倾斜。如对符合规划且不破坏耕作层的可视作农业用地。村集体留地平整改为停车场,房前屋后零星地作为“农家乐”配套使用的,可按临时用地收取使用费的方式给予认可。另外,对经营户采取集中办证,多户连办,减少程序,简化手续,减免用度(如若干年内免交市级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所涉税收,实施按认购的完税票据金额计征营业税;对工商资本投资的“农家乐”点,视情给予税费优惠等)。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可在丰富贷款品种基础上,扩面增量。宣传促销经费由市级财政负担。鼓励政府会务、企业商务活动,公务接待视情选择安排“农家乐”点(村);鼓励机关工作职员在休假时到“农家乐”点(村)休闲旅游。
第三是规范治理。拟开办的要符合规划布局,现有的要提升品质。按照不同的投资主体,区分农民经营户与企业工商资本投资的园区(基地);“农家乐”点与特色饭店、小餐馆。对符合认定标准的,由镇服务中心同一到相关部分办理有关手续,实行卫生、服务等质量和安全动态治理,每年考核。对不符合标准的,不再享受优惠扶持政策。对工作出色、成绩明显的镇、村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加强培训,进步素质。重点突出烹饪技术、安全卫生、礼节习俗、乡土文化等内容,增强从业职员的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
第四是宣传营销。找准市场定位,着力于长三角区域,着眼于宁波、杭州、上海、江苏的休闲人群尤其是退休人群。整合各方气力,充分发挥在外商会的作用,沟通各种人脉。逐步形成经营户+服务中心(协会)+旅行社(网络)的运行平台,认真做好策划,努力发掘特色,尽心树立品牌。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节庆活动,全面展示我市山海特色和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魅力,进步推介的综合竞争力。拓展市场,挖掘客源,尤其是吸引前来创业、经商、开会、购物、务工、旅游、读书和探亲访友等外来人群的关注,进步他们的满足度。
四、创出特色大发展
“农家乐”的生命力在于特色。要有计划地培育和彰显特色。通过展现我市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风味、风情等,努力建设以“农”为内容,以“家”为根本,以“乐”为形式,以“富”为目的的台州特色的“农家乐”。
区域特色:市区突出山、水、城;沿海着重海、岛、渔;农村力推山、水、田;农业重点镇或可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展观光体验型“农家乐”,或可按农时节庆,发展“橘园观光”、“杨梅采摘”、“茶叶品赏”等农事体验型“农家乐”。或可依托原生态山林,构建绿色长廊、自然氧吧,发展养生健身休闲型“农家乐”。如临海涌泉可做足橘文章;小芝可立足生态苗木;括苍突出桃花源、杜鹃山、风电场。
文化特色:我市有以天台山文化为代表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供挖掘利用。如黄岩柑橘文化,路桥商贸文化,临海府城文化,温岭?**幕⑹幕焯ǚ鸬牢幕删酉绿牢幕?br />
饮食特色:各个“农家乐”点也应有所侧重。山区突出五谷杂粮,如番薯、竹笋、馒头、年糕、米面、豆腐等;海滨突出鲜活海产品,以黄鱼、青蟹、白虾为招牌菜,做足水文章。如临海还可突出名点小吃:麦虾、糟羹、羊脚蹄、麦油脂、鸵鸟(肉)蛋、蛋清羊尾、大石垂面、小芝米面、三姓年糕、白水洋狗肉等。环境特色:各荚定村)亦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建筑物的外形结构可利用当地资源,或竹屋、或石屋、或茅草屋。古村老宅,可复原传统样式,祠堂、路廊、池塘、风水林要细心保存、保护,以制作城里人梦中老家的现实版,重绘中国画里的乡村,台州最美丽的乡村。老屋子内设施要现代化,重点是卫生间改造和饮用水安全。餐桌是传统的八仙桌,餐具是旧时粗大碗,服务员是本村大婶、大嫂和小妹,庭院周边有水车、石磨。游客可炒茶、磨豆腐、捣年糕、爬山涉水等。有条件的,或结合自然环境,布局现代音响设施,以满足游客在大自然中一展歌喉的欲看。
其他特色内容可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如科普修学(随着课本游)、农事参与(当一回橘农)、探险觅胜(做一次冒险荚订等。
五、四个结合长发展
“农家乐”不仅要大发展,而且更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市有些“农家乐”,“农”的特色正在消失,“家”的感觉已无从寻觅,“乐”在农户和游客的更少。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农***体、农户得利、农村受益、农村特色为宗旨,以环境美、特色显、价格廉、服务好为目标品牌,注重四个结合。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农业和旅游两大产业结合的上风,创新机制,以农兴游,以游助农,推进“农家乐”特色村(点)建设。首先是搞好大配套,加大交通和沿线景观路网的配套建设。其次是中配套,在保持村落的独特地物、形态及功能的条件下,结合村庄整治,适度改造停车场、建设休憩亭、修葺古民居等。村内主要路段进行洁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垃圾、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次是小配套,即经营户的室内外洁化、绿化和美化。
二是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好的“农家乐”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美食文化、农事文化、民间文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我市既拥有山、海、江、河、岛、湿地、平原等丰富景观资源,三清山旅行社也具备深厚的乡村文化底蕴。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出于乡村。因此,“农家乐”要把农事与民俗、生态和文化有机融合,对本土历史文化进行往粗存精的整理、包装。以乡土文化为核心,进步吃住游的品位和档次。如设置展馆展示宗谱、村史;结合当地名人传说、民间故事,设计景点,开发有关工艺品;促使人文资源上风转化为产业上风、经济上风,不断提升“农家乐”的吸引力、竞争力。
三是与市域、土地、旅游等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相结合。尊重自然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公道利用土地,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设计“农家乐”点、线、面。切实制止违规操纵,盲目开发;留意防止遍地开花,贪大求洋;果断纠正借“农家乐”之名,行造私人会所、建家族庄园之实的倾向。环境是“农家乐”的生存基础,尽不能开一家“农家乐”,坏一方好风水。因此,经营者要主动自觉往保护、美化周边环境,提倡立体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农业资源污染。将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确保发展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四是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农家乐”是自然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文明、纯朴乡土文化融汇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形式。游客除了吃住、休闲、体验外,往往会顺便采购一些当地农副产品,重温对“农家乐”的感受。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传统饮食、手工制品等特色,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畜牧(渔)业、农产品加产业、户外休闲用品业等,制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工艺用品。如临海农产品的四张“名片”:蜜橘、茶叶、杨梅、西蓝花的蕴躲、保鲜、深加工等。延伸农业产业链,进步产品附加值。使“农家乐”真正成为行能方便、食出特色、住有条件、娱躲内涵、游多内容、购可留念的休闲旅游形式。
总而言之,我市的“农家乐”只有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公道,文化内涵丰富,有序健康持久的格式,才能在发展中升温,在升温中升级,成为四季常乐的长三角休闲旅游重要基地。
- 上一篇:衢州双桥粉干——衢州农家菜之一
下一篇:衢州农家乐提升特色吸引游客 - 返回新闻列表